轉載(醫脈通腫瘤科)
轉載僅作觀點分享,版權歸最初的原作者所有
如有侵犯版權,請及時聯系小編
里面提到,近半數腫瘤患者都經歷過營養不良[1],為什么營養不良會緊盯著腫瘤患者呢?答案就在下面這三個因素里。在許多人眼中,腫瘤細胞的形象就是一個充滿掠奪性的侵略者。事實也正是如此,腫瘤細胞的增殖能力遠高于正常細胞,為了滿足自己快速生長的需求,腫瘤細胞會奪取、消耗大部分機體正常代謝所需的營養物質。除了掠奪,腫瘤細胞還會阻止機體對能量的利用,腫瘤釋放的炎癥因子等,可能引起糖、脂肪以及蛋白質的代謝異常,出現消耗增加和利用效率低的情況。
如果不能補充足夠的營養,機體正常細胞無法獲取足夠能量,就可能出現營養不良。有的腫瘤細胞還會釋放代謝產物,如5-羥色胺,這類物質會作用于神經系統,干擾患者的消化功能,甚至會導致患者出現惡心嘔吐、味覺嗅覺異常、厭食等情況,進一步導致食物攝取困難[2]。同時,不同生長部位的腫瘤,也會對營養攝入造成不同的影響。
頭頸部腫瘤可能引起吞咽困難、吞咽疼痛;
胃腸道腫瘤,或者胃腸道轉移瘤,會壓迫、侵犯胃腸道,可能引起腸梗阻、消化功能減退等,影響機體對營養物質的攝入、消化和吸收。
腫瘤的治療非常復雜,包含手術、化療、放療、靶向治療等,這些不同的治療手段,都會不同程度地對患者的營養攝入造成影響。手術的患者在術前、術后都需要一段時間的禁食,而且許多患者在術后的較長時間內,都無法恢復正常進食。長時間的禁食可能導致機體糖代謝紊亂、內環境失調,使患者處于應激狀態,營養狀況和免疫能力都受到影響[2-3]。而且許多腫瘤切除手術范圍很大,術后機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,導致低蛋白血癥、高糖血癥的出現,機體為了補充能量,會分解肌肉和脂肪,就容易出現營養不良。
化療和放療等治療引起的營養不良,主要是其不良反應造成的。
化療、靶向治療等,均可能引起惡心嘔吐、食欲不振、消化功能減退、口腔炎、厭食等不良反應。當這些不良反應出現時,會嚴重影響患者的進食,造成營養物質攝入減少,在腫瘤引起代謝異常的基礎上,進一步加重營養供應不足[4]。放療則根據部位的不同,會造成不同的不良反應,對患者的營養攝入產生影響。
以上這些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,都可能會對食物攝入、消化、吸收和代謝的全過程造成影響,導致患者的營養狀況出現惡化[5]。
除了影響身體健康,腫瘤往往還會帶來癌性疼痛和心理壓力,這都難免讓患者感到焦慮、恐懼。其中癌性疼痛作為一種引起應激的因素,可以通過刺激氧化應激來促進機體代謝,導致營養不良[2]。而心理壓力和癌性疼痛,會對患者的睡眠、飲食、情緒造成直接的影響,長期處于高壓、失眠等狀態,容易出現胃腸功能紊亂、食欲下降,進而出現營養不良。如果患者心理壓力無法得到緩解,甚至出現抑郁,則可能進一步加重營養不良的程度。
在以上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,腫瘤患者成了營養不良“最愛”的人群。許多患者都深受營養不良的折磨,治療不耐受、免疫力低下、長期住院,各種問題都蜂擁而來。